災情發生后無人機迅速飛往消防車及消防人員不能到達的邊坡、峭壁等區域開展火情偵察及救援作業,并通過高精度定位模塊和圖傳模塊,第一時間將火場動態視圖數據回傳至火災現場指揮部。無人機地面站接收到數據后實時生成航測圖與火場態勢圖,精確標注火災區域與火情趨勢,快速輔助指揮部規劃最優救援路徑,為救援指揮決策和可視化調度提供科技信息化支持,推動高空滅火、現場搜救、物資拋投等救援作業的迅速開展。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工作的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,為救援指揮決策、消防安保輔助、火災事故調查等工作帶來新的突破,助力提升消防實踐能力。
無人機因其體積小,具有操作簡單、靈活機動、適合復雜氣象條件作業、受交通條件限制小等優點,可以代替人、載人飛機執行觀察災情、評估災情、拍照攝像、空投物資、空中喊話、通信中繼等任務,既能有效補充衛星偵察等手段的不足,也能執行抗震救災、抗洪搶險等多樣化任務。在災害評估方面,無人機可以進行大范圍地理信息搜集,采集指定區域遙感影像,為指揮部快速精確完成災情評估提供圖像。如果有人員被困,無人機可運用配備的專用設備深入開展檢索、精準定位、應急物資精確投遞,進行全方位緊急救援,并把拍攝的圖像實時傳回應急指揮部。
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,無人機已經被證明可以滿足大面積快速測試人群體溫、實時交通管控、大范圍消毒消殺、空中喊話等應用需求。在高速公路出口,無人機下懸掛的二維碼可供司機提前錄入個人信息;在醫院和疾控中心之間,無人機自動化轉運疫情防控急救藥品和標本;在社區和農村,無人機“空中喊話”進行宣傳勸導……疫情防控工作中,無人機以其獨特的優勢,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隨著無人機定位精度、拍照精度、續航能力的進一步提升,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地震應急領域中具備的優勢越來越明顯。利用無人機航測采集的影像資料和地理信息數據,充分發揮無人機及配套軟硬件提供的快速偵查與實時建圖建模優勢,參與評估災害和制定救援方案、保障救援人員安全等。目前無人機正以一種全新的信息基礎設施的角色,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。